疫情发生以来,每天都有新的流言出现。
双黄连可以治病、喝酒能够给体内消毒、蒸桑拿杀灭身上的细菌......信息爆炸,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没有踩中过什么误区。
今天,我们整理了近期受到热议的 8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话题。
是正确还是错误,是可行还是没用,你能答对多少?
一起来看看吧!
1.电梯按键藏有大量细菌,用打火机的出火口按完后,再点火通过高温烧毒就行了
答案:不行!
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潘频华的介绍:打火机的火苗并不足以把整个打火机消毒,使用打火机按电梯后,再随身携带,反而更不利于卫生。
另外,电梯作为一个密闭空间,假如在里头点燃打火机,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比起使用打火机按电梯,用纸巾去按,或者是从电梯出来之后立即洗手,更为实际。
2.口罩不够,我将用过的口罩高温蒸煮,就能消毒了。
答案:不行!
口罩之所以能阻隔飞沫、病毒等,全靠自身的过滤结构。
高温蒸煮口罩,会破坏口罩的内部结构,影响口罩的功能。
再者,使用餐厨具处理可能已经沾染到病毒的物件,也不合理。
同样的,利用微波炉加热,或者太阳暴晒也没有效果。
3.听说酒精能杀毒,我去喝 96° 的伏特加岂不是百毒不侵?
答案:不行!
首先,喝酒是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,无论多少度的酒都一样。
也有人另辟蹊径,认为96°酒精含量那么高,是不是可以直接替代消毒水?
这个也是不行的。对于杀灭病毒细菌而言,酒精浓度并不是越高越有效,浓度在60-80%之间的乙醇才是有效的杀毒剂。过高浓度的酒精,反而起不到杀菌消毒的效果。
假如想要使用96°的酒代替消毒水,需要先自己兑水稀释。当然,浓度需要把握妥当!
4.高温能消毒,我用 56°C 的热水洗澡,是不是完美的消毒方案?
答案:不是!
56°C的温度,属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[起步价],而且需要至少30分钟的时长才有效。
用56°C的热水洗30分钟澡,不说能不能杀菌,可能洗澡的人就要被先送去医院了....…
5.直接洗澡不行,用挂烫机给衣服消毒总该可以了吧?
答案:不行!
依然回归到那个问题:高温消毒,需要至少56°C温度持续30分钟接触,
假如使用挂烫机给衣物消毒,需要对整件衣服熨烫超过30分钟(注意挂烫机并不能全面覆盖整件衣服,需要重复操作)。
先论从时间,还是对衣物的保养层面上来总,都难以操作。因此并不建议采用此方法。
6.要不多喝点益生菌,提高免疫力来预防?
答案:不行!
自从疫情发生以来,就有食用益生菌、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。
[补充维生素】这点视乎个人体质,确实能有改善健康的效果。但是[食用益生菌能提升免疫力]却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。
当然,长时间待在家里,玩物君还是建议你: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。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,都能更有活力。
7.家里人买了酒精就往全家喷,需要担心爆炸吗?
答案:必须!
乙醇的闪点是12.78°℃,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。即便是经过稀释的75%乙醇(酒精)闪点也仅是22°C,火灾危险性仍属于甲类。
如果在室内进行喷洒,浓度达到3%时,一点小火花,甚至是衣物产生的静电也能引发爆炸。
因此建议不要将消毒酒精直接进行喷洒,改用拭擦的方式,并保持室内通风。
此外,保管存放也需要多加注意。
8.飞沫能传播病毒,那我和别人说话都保持 2 米远好了
答案:必须!
虽然看起来有点过分谨慎,但是在特殊时期之下,确实是有必要的。
飞沫可传播病毒,而在大多慎况下,飞沫传播范围约在1-2米之间。1.5米左右已经可以算是安全距离,想更稳妥一点,可以保持2米距离。
当然,遇上咳嗽、打喷嚏等情况,飞沫的传播范围会大幅增加。
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,出门请戴口罩,咳嗽喷嚏用手肘捂住吧。
在某种维度上,谣言的危害性并不亚于病毒。
正所谓「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」不想让谣言散播,除了自身不传播谣言之外,给身边的人科普讲解也很有必要。
或许,你可以从分享这篇文章开始,向周围的人传播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吧!
免责声明:本页面内容,为作者通过石榴家平台发表,页面所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石榴家立场。